【宋朝·皇城司】
《梦华录》大家都看了吧,男主顾千帆就是皇城司的,男主之所以被成为活阎王,就是因为他的皇城司身份。
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,因为他自己是通过“陈桥兵变”取得皇位的,所以十分害怕旧事重演,因而建立一个秘密机构-武德司,主要是掌管皇城的出入禁令,和充当皇帝的耳目,严防诸将串谋和禁军异动,同时也要负责对外情报的刺探。
金匮(gui)盟约之后,赵光义登基,为了加强对文武百官的监察,武德司正式更名为皇城司,负责宫禁宿卫、刺探情报、秘密监察,规模一度达到数千人。
【明朝·三厂一卫】
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,所谓的三厂一卫,三厂指的是东厂、西厂、内厂,一卫指的是锦衣卫。
朱元璋坐稳皇位后,为了打压和消灭功臣,设立了锦衣卫,用于监百官与民间舆情。
所以锦衣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密探,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,有自己的诏狱,可以自行逮捕包括皇亲国戚的任何人,不用走一般的司法流程,就可以直接刑讯和处决犯人,权柄之大,骇人听闻。
其业务水平,也远超前朝同行一大截,在锦衣卫面前,是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,对官员的监控与渗透程度,可以说是无孔不入。
文臣之首的宋濂在府上宴客,朱元璋为了看他是否表里如一,便遣人监视他。
到了第二天,专门问他昨天是否喝了酒。
好在宋濂直言不讳,将昨天喝酒的几个朋友名字一一都说了。
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,满脸得意地说:“你果然没有骗朕,是个坦荡的君子。”
不止如此,在那个没有监视监听设备的年代,哪怕在闺房里与夫人私语,第二天也能一字不漏的传到皇帝耳朵里,可见其业务能力之强。
后来朱棣即位,出于便捷性与忠诚度的考虑,再设东厂,由亲信的宦官执掌,权利更是在锦衣卫之上,东厂巅峰时期,锦衣卫完全沦为东厂附庸。
到了明宪宗时候,为了制约东厂,又设立了西厂和内厂,由于没设立几年就被裁撤了,所以存在感并不强。
明中叶后期,为了相互制衡,锦衣卫与东厂开始并列,常合称为“厂卫”,飞鱼服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。
【清朝·粘杆处】
说粘杆处你可能不知道,说血滴子,有的人就熟悉了,从名字上看就可以感受到这个组织强烈的控制欲与杀戮,怪不得清朝官员对其闻风丧胆。
粘杆处始创于雍正,是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期创立的势力之一,它的主要功能是为雍正帝刺探情报、铲除异己。
起先只是个专事粘蝉、捉蜻蜒、钓鱼的服务组织。后来由于九子夺嫡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,雍正就隐蔽的招募了武林高手训练家丁队伍,这支队伍就是最初的粘杆处。
雍正继位后,粘杆处更名为尚虞备用处,开始由暗转明。
嘉庆帝上位后清算和坤的势力时,粘杆处被牵连之中,就被废除了。